最近,沿着省道306从达埔、石鼓一路下来,到岵山泉三高速入口旁,卖永春芦柑的小摊渐渐多了起来,吆喝声也多了,永春芦柑开始闪亮登场。芦柑收获的季节到了,特有的土壤和气候环境赋予盛产永春芦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,芦柑好吃又甜,被称为是水果中的珍品。我是吃着芦柑长大的,读书放寒暑假的时候,除了帮父母收拾稻谷以外,还有就是采摘芦柑。在村里,有一片山地都是被平整出来,种植芦柑,满山的芦柑树绿油油的,透露着清新飘逸自然的气息。平时父亲忙完农活外,经常会去看看芦柑树的成长状况,一大片的,管理起来不方便,需根据柑苗的长势,及时进行锄草、施肥,除虫,伺候好了,才能得到好收成。
每年金秋送爽的时节,果园里面的飘出了阵阵芳香,预示着芦柑成熟了,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淳朴的农村人脸上。看着漫山遍野的芦柑,一个个黄澄澄的,挂满枝头,像一盏盏灯笼惹人喜爱,再加上绿叶相衬,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。记得当时村里面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芦柑,秋收完稻谷,最热闹的场景就是去山上采摘芦柑,大人小孩一起上,满山都是用钳子剪芦柑的声音。采摘芦柑是一项技术活,也是体力活,我们这些小孩子主要是站着在地面上采摘,高处够不着的主要是留给父母,他们靠着梯子,在上面信手拈来。我目光仔细搜索黄色的芦柑,一有目标就赶快靠上前,一手拿着钳子,一手托住芦柑,在顶端轻轻一剪,一个大大的芦柑就归我了,就这样一个个被我们“收拾”进了大麻袋。饿了就自己摘着解渴,自己家种的芦柑还真的是好吃,首先是剥开柑皮,一瓣一瓣地品尝,唇齿间充满着甘甜芳香。芦柑全身都是宝,晒干的柑皮就是鼎鼎有名的陈皮,可以健脾化痰,有的还用陈皮来烹制中药、菜肴,具有消脂除腻、增香提鲜的作用。
种植芦柑是不少在家种田农民的收入之一,用来养家糊口,过日子。我们家种植芦柑的收入,大部分是用来支付四个小孩的学费,还有一部分是支撑着家庭的基本生活费用,所以一到收获时节,父母都盼望着能赶上好时候卖个好价钱,增加家庭年收入,让日子过得好一点。以前家里种植的芦柑差不多有七八十担,但是家里没有摩托车,大多是由父母,还有我们几个小孩不知来回多少趟挑回家的,家里一楼的储物间被整理收拾出来,放置芦柑,等着买家上门来看货。晚上,小孩子做完作业的任务就是帮大人们包芦柑,村里的一些大户人家也会招呼一些小孩子来帮忙,然后给点零花钱,当时是包好一箱两块钱,由于生活物价水平低,一块钱可以买好多糖果,笔或本子,靠自己劳动赚来的钱总是花得比较舒心,也很有成就感。
如今,为了体验农家乐,不少城里人带着一家老小特意到乡下去采摘芦柑,更多的是图一种乐趣,而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,已经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,感受到了辛勤的果实,更多的是一种幸福的回忆。
作者:黄仲远 |